close
屏東縣農民賴錫賢七年多前加入種可可的行列,但他並未砍掉檳榔樹,而是在檳榔樹下種可可樹。他認為,要以可可樹完全取代檳榔樹,恐還需一段時間品牌代理銷售。
屏東縣可可種植面積已達一百六十七公頃,「可可風」早在屏東興起多年,還有農民自製巧克力,並嘗試推出巧克力莊園,結合可可樹及自產本土巧克力,吸引消費者。
屏東縣農業處長林景和表示,目前檳榔仍被農民視為主作物,檳榔樹下的可可樹則被視為副作物,只要從種植、加工到行銷等產業鏈建構成熟,有一天也可能「主客易位」,讓可可變為主要作物。
早在四十七年前屏東南州就有人引進可可種植,但當時尚無製成巧克力的技術,十多年芝麻手工蛋捲前,再度有農民投入可可種植。林景和說,當時擔任台大農學院長的陳保基曾派團隊協助農民,克服種植困難,終於成功種植,還做成本土巧克力。
種鳳梨起家的觀光工廠一日遊賴錫賢,七年前轉種二點五公頃可可,有的種在檳榔樹下、有的種在香蕉樹下,現在連自家院子都種有可可樹。賴錫賢說,可可是全年收作物,大約種兩年半開始收成,約七至十天採收一次,乾豆目前一公斤二百元。
他說,可可收益比檳榔好,但檳榔是老台灣騰訊跨媒體作物,老一輩農民對檳榔作物有一定的情感,要以可可完全取而代之,恐怕難一蹴可幾,需採漸進式策略。
南投縣國姓鄉公所農經課長郭俊龍說,可可樹是熱帶作物,只適合南部地區栽種,中部氣候並不合適,就算想跟進也種不出來;若活化休耕地等計畫作物能更廣泛,針對各地氣候,較能幫助更多的農民。
公司品牌行銷
E68A6C056FD6F11C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