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工黨上海市委電梯維修費用:完善公共場所AED配置,提升院前急救能力

在業內,對於心源性猝死的拯救一直有“黃金四分鐘”的說法。早期實施心肺復蘇供給大腦心臟基礎血流,同時早期使用AED(自動體外除顫儀)電擊除顫奪回竇房結對心臟的控制權,才是心臟驟停急救存活的關鍵。
農工黨上海市委在提案中指出,上海市已於2015年9月啟動在公共場所設置AED項目,至今已設置AED共計600多臺,遍及本市16個區。但該項目啟動至今,市民對AED的知曉率並不高,市民中瞭解AED且能掌握其使用方法的人很少,目前上海的社會急救技能普及率依然較低。
對此,農工黨上海市委在2018年上海兩會期間遞交瞭《關於完善上海市公共場所AED配置,提升院前急救能力的建議》的提案。他們建議上海相關部門能制定相應的AED設備配置規定以及推廣計劃,分類分批逐步擴大急救培訓的覆蓋面,同時也建議將社區醫院納入心臟驟停的搶救環節,以此縮短急救半徑和急救呼叫反應時間。
醫療急救培訓覆蓋面不足
在這份提案中,農工黨上海市委指出瞭當前上海在院前急救領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。
一是AED設備安裝受到阻礙。首先,目前AED設備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三塊:企業的實物捐贈、政府的財政資金、紅十字會所獲得的非定向捐贈資金。從資金的投入方面來說,政府的投入占比還是非常有限的;其次是場地,由於沒有硬性規定,許多符合AED設置條件的單位對此缺乏興趣,僅有部分公共場所願意安裝AED並培訓相應人員。即使有些單位安裝瞭AED設備,遇到緊急情況無法做到及時使用。
農工黨上海市委還認為,公眾醫療急救意識仍然薄弱。普通民眾不會醫療急救,也不敢醫療急救。公共部門和國企對於培養員工急救能力的意識非常不理想,長久以來,非醫務人員從事院前醫療急救沒有相應免責條款,導致社會公眾實施搶救存在極大顧慮。《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》已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實施,在現階段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強。很多市民僅僅是知道《條例》而已,對於其中的重點內容還需要依靠媒體多渠道解釋和推廣。
其次,醫療急救培訓覆蓋面不足。美國的急救培訓普及率是25%,法國是40%,德國更是高達80%。近年來,上海市紅十字會每年的培訓人數約為3萬人,相對於本市2000多萬的常住人口來說,普及率還是相當低的。也有一些社會機構、基金會和社團組織也在開展該方面的培訓,但是培訓效果有待評估。
農工黨上海市委在提案中提出,當前醫療急救網絡響應速度尚需提高。上海已經成為國際化大都市,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高速發展,人口總數越來越多,人們對院前急救需求日益增多,同時交通壓力越來越大,如何保證急救車輛和急救人員能夠迅速趕到救治現場,依舊是個難題。
建議制定AED設備配置規定
如何完善上海市公共場所AED配置,提升院前急救能力?
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議,上海市衛計委結合上海市實際情況,制定相應的AED設備配置規定,同時建議由上海市衛計委牽頭,連同紅十字會、應急辦等政府部門共同參與,制定上海AED推廣計劃,設立專項財政資金,多部門共同組織實施AED設備推廣工作,分不同階段完成資金規劃、配置數量、培訓體系、認證體系等各方面建設。此外,也鼓勵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投入,特別是發揮國有企業、外資企業和慈善機構的作用,購置AED設備投放在商務樓宇中,並定期進行維護。值得註意的是,在AED設備的推廣過程中,不是以純粹的數量增長為目標,而是應該以實際效用為目標,盡可能投放在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。
為進一步普及急救培訓覆蓋面,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議,上海可從以下幾類人員做起,逐步探索擴大急救培訓覆蓋面的做法:分批對在職的機關員工、國有企事業單位員工、警察、教師等公職人員開展急救培訓;對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公共場所——如機場、火車站、地鐵站、體育館等——工作人員強制性地進行急救培訓,並定期參加兩年一次的復訓;對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的市民,要求參加急救培訓後才能獲得駕駛證;通過資質認證或適當補貼等辦法,利用社會團體吸引公眾參加急救培訓。
農工黨上海市委同時在提案中建議,將社區醫院納入心臟驟停的搶救環節,在各社區醫院和社區醫療點都配置一定數量的AED設備,當周邊的公共場所區域發生心臟驟停病例的時候,及時通知社區的全科醫生攜帶AED設備駕馭非機動車及時趕往搶救現場實施搶救,等候救護車的抵達,實現醫務人員和少量急救設備和藥品的快速投送,縮短急救半徑和急救呼叫反應時間。
此外,他們還建議與文明辦合作培養社區急救志願者,由政府出資組織參加培訓,爭取在5年內培養出一批合格的志願者,並通過志願者向大眾普及公共急救基本知識,更大范圍地擴大心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危險因素篩查與幹預的廣度、深度。


新浪新聞公眾號

更多猛料!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台中菜梯保養浪新聞官方微信(xinlang-xinwen)

電梯維修公司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t02pu4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